《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城市塘沽区海河下游南岸,占地约46000平方米。大沽船坞是1880年李鸿章由于北洋水师修理舰船的需要,在原来是盐村和渔村的名叫大沽的地点上建设的我国北方第一个近代化造船厂。因为原地址有皇帝恩赐的海神庙,故亦名海神庙船坞。因此,大沽船坞的故事要从海神庙说起。
海神庙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从现存海神庙遗址以及历史图片等证据可以看出,海神庙的选址非正南正北,而是将主要立面朝向海河入海口的河道处,反映出海神庙初建时选址对祭祀海神、指引航路等的考虑。据文献记载,海神庙由三进大殿组成,前殿为海神殿,御制殿额,曰“静洪波”,供奉着海神。中殿为观音阁,殿额曰“潮音清梵”,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塘沽地区多处被供奉,但以海神庙最为壮观。观音阁高七丈,是当时塘沽地区最高的建筑。后殿为水母殿,殿额曰“涵育厥后”,供奉着水之母,四周有鱼虾贝蟹。庙中有一“海坛”,井台用青砖砌成,从坛口可望见倒影。
海神庙是1793年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登陆的地方。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8月5日,英国使团乘坐一艘60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落脚海神庙。该事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登陆点也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标。
海神庙在近代军事基地建设中又成为东方精神的象征。李鸿章除了致力于将天津建设成为一个军事基地之外,他还将注意力集中到整个渤海湾的军事部署。北洋水师的军队部署以威海卫基地、旅顺军港为主,大沽船坞更多的是作为修船、造船的场所和供应地,它是李鸿章在海防紧急的情况下,在京师最后关卡——天津建设的北洋水师“天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后的战役中,这里与威海卫刘公岛、旅顺军港呈犄角之势拱卫京师。
大沽船坞选址于大沽口海神庙附近,除了李鸿章驻节天津、大沽口有炮台对其加以保护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两个因素应该特别值得注意:第一,在清代,大沽海神庙附近是船舶停靠的集中之地。海神庙在当时是进入内陆的集散地。从1862年的塘沽区地图可见有六个船坞,可能为便于船舶停靠之所。这说明此地已经具备建造船坞的基础。第二,从1907年大沽铁分厂图和1941年大沽造船所平面图都可以看出,整个大沽船坞各厂房、船坞、宿舍等以海神庙为中心建设,中国历来有将重要建筑放置于中心的传统。据中国传统,造船、修船、新船下水、出海都要举行祭海神、龙王等仪式。
大沽船坞的建设结合海神庙,不是巧合,它反映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祭海文化的结合。福州马尾船政的天后宫、威海卫刘公岛上的龙王庙的建设都与这种文化相关,开平矿务局为我国最早采用近代技术进行煤炭挖掘的军工产业,仍然保留了祭祀窑神的活动。此外,在天津机器局选址中,有在空旷地域中依托既有建筑建设军工产业的选址习惯,海神庙在该区域不管是建筑体量还是祭祀活动,都能起到精神中心的作用。将传统的祭海文明作为近代工业的内核,是“中体西用”在近代中国工业的表现,这一点也独具东方特色。
在大沽船坞建造之前,天津机器局也有一定的造船能力。随着海军舰队的扩大,天津机器局原有的船坞已不能满足修船、造船的需要,光绪六年(1880年),大沽船坞开始建设。2月,购用民地110亩修建厂区和船坞。5月,甲坞兴工建筑,由天津四合顺包揽工程。11月建造竣工。光绪十年(1884年),兴建乙、丙坞。光绪十一年(1885年),兴建丁、戊坞。船坞有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陆续建成甲、乙、丙、丁、戊船坞。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沽船坞开始生产枪、炮等。这是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光绪十七年(1891年),大沽船坞仿造德国一磅后膛炮90余门,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实际上大沽船坞成为了一座工厂。1892年,在船坞院内设修炮厂,兼造水雷,从此,大沽船坞成了一个修船、造船、生产枪炮的综合军事基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大沽船坞被霸占。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8月30日,清政府外务部正式向提出交还大沽船坞的要求,才于12月19日将大沽船坞交还。12月,奉直隶总督袁世凯之命绘制详图,将各坞、各厂损坏坍塌情形呈报在案,兴工修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袁世凯在天津大沽口船坞创办宪兵学堂(后改名陆军学堂),创建队伍在当时天津也是创举,这里成为培养的摇篮。同年,开办北洋劝业铁工厂,设分厂于大沽船坞,大沽船坞改名为“北洋劝业铁工厂大沽分厂”。二年(1913年),大沽船坞划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改名为“海军部大沽造船所”。反映了近代中国造船业自主性发展进程。1937年,大沽船坞变成“大沽造船所”。1945年抗战胜利,由交通部接受大沽船坞。
解放以后,为了满足大型船只生产需求,大沽船坞进行了设备更新,20世纪60年代进行设备更新,把过去的旧机床变成万能铣床、大刨床等,还扩大了生产的范围,从1958年后开始制造蒸汽机,烧煤蒸汽机车,满足生产大型船的需要。1964年这里建造渤海石油钻井平台,1969年生产柴油机。解放后的厂区和解放前的厂区共同见证了135年老厂的历史。
根据进行历史资料调查,现场考察和采访,明确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是一个复合性的遗址,包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遗产,也包括了中西两种文化、外交、军事和技术的结合。遗产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部分。解放前的部分是核心部分,分为生产区、海神庙、船坞区。这三个部分又以生产区最为关键,尽管生产车间大部分不存在了,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进行发掘展示。海神庙是中国祭海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国外交的见证,被置放于遗址的中央,显示其重要地位,应该发掘展示。船坞部分也是遗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或者部分展示。解放后的部分具有重要价值,是完整性的一部分,应该作为保护的对象,并且建议和文化产业结合再利用。
海神庙于1922年观音阁失火化为灰烬,成为遗址。2007年12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海神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有建筑基础、通向海河的甬道及山门遗址。出土文物有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1通、柱顶石5个、大量清代黄琉璃、绿琉璃筒瓦、板瓦与瓦当、带有“永通窑造”戳记的铭文砖及少量清代青花瓷片。海神庙幡杆于1922年大火后,毁掉东侧一个,西侧幡杆在日军占领时期作为安置日本国旗的柱子,称为“国旗揭扬柱”。海神庙西侧幡杆毁于20世纪60年代,基础有待考古发掘。由于海神庙遗址被解放后新修防潮坝拦腰截断,船厂变电所也压于遗址之上,大规模考古发掘还有待时机成熟。
船坞中的“甲坞”坞壁木桩于20世纪70年代改为混凝土,坞门于1968年由原来的双扇木质挤压式对口坞门改造成钢质浮箱式坞门。目前,“甲”字船坞依然承担修船、造船功能,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乙坞由于长期闲置,淤塞严重,1998年被填平,在原址上建造仓储货场。丙坞于1993年被填平,原址上建成造船下料、造段平台。丁坞于1981年12月改造成半坞式机械化船台。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探测到在大沽船坞边界以西还有两座泥坞,因此可以推测可能有7个坞存在,这些坞包括了各种材料。具体落实还有待考古发掘。
轮机车间为砖木结构,溜肩形高封山墙,屋顶呈双脊形,铺灰色泥质瓦。建筑开间19.77米,进深14间,长55.26米。轮机车间的破坏相对比较严重,但建筑的整体形制大致保存了下来,依然可以从中窥见当年工厂的大概情形。轮机车间墙体的砖块有所松动,多处存在破损。由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部分墙体倒塌,更换为红砖,现在建筑内墙壁还保留有原先的青砖。门窗部分损毁严重,安装在窗框上的玻璃已全部损坏,多扇门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门的位置。轮机车间的屋面部分残损也较严重。檐口瓦片部分缺失,筒瓦有部分掉落,屋顶结构已不坚固,存在塌陷和透天,有安全隐患。内部结构保存相对比较完好,屋顶桁架结构存在两处十字支撑断裂。内部梁柱也相对完整,只有柱础部分推测为后来为了防潮而加筑的混凝土。内部地面已露出了土质地层,原有铁轨在尘土掩埋下隐约可见。空间结构还保持了过去的形态。目前还保存有原轮机车间的钢柱8根,柱子为八边形柱,边长为90毫米,柱长为5100毫米,柱头和柱础为正方形,边长分别为430毫米和300毫米。
船台木桩长期放置于水中,腐朽严重,且船台上生满杂草,遗产环境恶劣。小码头已经失去原有轮廓,其上堆满石子,杂草丛生,支撑小码头轮廓的木桩孤立地立于水中。
办公楼于20世纪60年代拆毁,各加工厂房于20世纪60至70年代间陆续拆毁。办公楼遗址和各加工厂房基址埋藏于地下,另有部分基址暴露于地面。80年代新建厂房多压于其上,大多为现代建筑或建构,高度大多在12米至15米之间,建筑形式多为红砖厂房建筑。解放后新修防潮坝也压在部分加工厂房基址之上,并将原有厂区拦腰截断。
京ICP备11000850号京公网安备8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城市塘沽区海河下游南岸,占地约46000平方米。>